图为舞剧《如见》海报。 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供图
由呼和浩特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投资打造的该剧,也是过去十年当地对高雅艺术不懈追求的一次收获。此前当地排练的舞剧《马可·波罗传奇》一经问世,即成现象级作品。
“尽管舞剧《如见》是在呼和浩特进行排练,但对艺术的要求和高度却是世界性表达。”郑子豪说,在排练中,主创人员会借鉴民族舞中的元素,但只是借鉴某一点,舞剧《如见》是要适合世界各国观众审美的,未来将会搬上世界各地舞台。
剧组透露,该作品最大特色是,作品中有极致浪漫的幻想、乌托邦式的美好、自我审视的思考、冷漠孤寂的迷惘、前行路上的奋进、互相扶持的温暖,所有的一切最终汇入时光长河,成为永恒。
“这种蒙太奇式的舞台呈现,链接了生活中的所见所思,予观众以无限想象空间,让每个人都能在作品中获得感动。”郑子豪如是表示。
“在舞剧《如见》中,我们还借鉴了呼和浩特大青山绝美的日出。”郑子豪透露,包括唐诗逸导演在内的主创人员看到大青山与敕勒川草原的日出那一刻,都在惊呼,“真的太美了”“呼和浩特是艺术的风水宝地”。
见证过排练现场的高丽芳,是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负责人。她说,唐诗逸和众多演员每天一大早开始排练,一直到晚上很晚。
“唐诗逸对艺术是非常执着的,一直在修改细节。”高丽芳幽默地说,“每一次修改,都说明她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呼和浩特这座城市包容开放,给了我们这部作品大力支持和充分创作空间,让我们能更好地做世界性表达。”郑子豪坦言,这是他和唐诗逸达成的共识。(完)
福建两会听台胞说:期许闽台青年共同“事业圈”不断扩大****** 中新社福州1月12日电 (记者 闫旭)“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努力不懈,促成并积极参与闽台民间的交流、融合。”列席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台湾青年、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王量弘1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相信随着两岸同胞的交流往来越来越便捷,闽台合作也更加紧密。 当天,为期4天半的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福州继续进行,多位在闽台胞受邀列席会议。目前,福建加快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不断扩大闽台青年共同“朋友圈”和“事业圈”。 王量弘对此乐观其成。“福建的惠台利民举措非常完善、完备,在落实上也是不遗余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他一直关注闽台教育融合,“通过‘台师带徒’的模式,更多台湾高校教师可以在福建找到合适的发展舞台。” 来自台湾苗栗县的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主治医师陈柏叡“西进”大陆逾20年,两次实现了人生的“弯道超车”,“我在台湾长大,有机会来到大陆求学、安家、立业,拥有了比较顺遂、幸福的人生。” 2017年起,陈柏叡开始列席福州市政协、福建省政协会议,对闽台青年共同“朋友圈”和“事业圈”不断扩大充满期许。他希望能扩大台湾地区护士、药师、检验师等的职业资格采认,希望更多台湾医学领域人才融入福建发展,“我也希望搭建闽台医疗合作的桥梁,推动闽台在医疗领域加强沟通,互享学术成果。” 福建长泰明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冠颖是在福建漳州务农的第三代台商,正探索“茶文旅”,结合茶与茶室、茶空间、高尔夫运动等,与六七名台湾青年一起创业。 “来到福建,我们也是家人,可以很快融入进来。”曾冠颖认为,台湾青年来福建就业、创业、生活可以很快落地,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我们敢想敢干,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荣誉会长吴家莹认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动力来自民间以及青年一代,发展的潜力也蕴藏于民间以及青年一代。他建议,依托福建优势产业企业和民间交流平台载体引才引智,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持续完善政策、优化服务、精准宣介,支持更多台湾青年来闽追梦、筑梦、圆梦。(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盈彩网地图 |